近年来心源性猝死频发,有研究表明冬季剧烈运动猝死率高于其他季节。
最近,石狮市有一个15岁的中学生。在学校课间跑练习的时候,他注意到自己无法呼吸,于是走出队伍休息。他刚走了几步,突然摔倒在地上。
校医第一时间赶到病人身边检查,老师帮忙拨打了120。医生初步判断该学生心脏骤停,于是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十分钟后,这名学生仍然没有恢复正常的心跳和呼吸。这时,120赶到,立即接手为学生进行胸外按压和除颤。两次除颤后,学生心电图转为窦性,立即被送往医院。
11月8日,辉县一中高三学生陈斌(化名)和同学一起走到操场,准备跑操。在10点12分的监控中,陈斌跳下楼梯。
在医院里,经过2个小时的心脏复苏,陈斌的心电图仍然是直线。医生建议这家人放弃。检查后发现陈斌中度贫血,缺钾。这意味着当医院在120到达学校时,陈彬的心脏已经停止跳动,死亡原因是心脏骤停。
学校还原了当时的场景:事发时,陈斌正在跑步锻炼,刚跑了几百米。左腿踩出后,右腿还没踩出就摔倒了。
10月19日上午,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第一中学的一名初中生谭笑在校园晨跑中缓缓倒地。监测显示,落地时间为7时32分。
当时班主任正在看手机。看到一个学生摔倒后,他走过去扶了扶谭笑的头,然后找了一个同学带谭笑回学校医务室,7点42分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几分钟后,急救人员赶到。不幸的是,谭笑的呼吸和脉搏都停止了。医生诊断为
谭笑的父母说,他们的孩子身体很好,喜欢打篮球、乒乓球、游泳等运动,而且他们很热情。他们还在游泳时救了一个孩子。
这意味着几乎每一分钟,都有一个中国人突然死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许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发生院外猝死,抢救成功率很低。
心脏骤停会导致体内重要器官严重缺血缺氧,尤其是4分钟后,大脑神经元会受到不可逆的损伤。此时,即使患者在10分钟内得到治疗,也可能发生脑死亡。
然后,让患者仰卧,头向后仰,下颌向上仰,头向一侧倾斜,使呕吐物尽可能流出,保持呼吸道通畅,做有效的心脏按压。
方法:用上半身力量连续按压30次,按压频率为100 ~ 120次/分钟,按压深度为5 ~ 6厘米。按压后胸骨可完全回弹,外按压时可尽量减少中断。
及时除颤是阻止心源性猝死最有效的方法。心脏骤停3分钟内,患者迅速接受电击除颤,仅一次电击除颤成功率就高达94%。
秋季和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期。与老年人相比,年轻人发病急,大多无先兆不适。吃得太多,运动太少,心理压力大,经常熬夜等。,都会导致疾病的早发。
许多研究调查表明,冬季剧烈运动的猝死率和受伤率高于其他季节。冬天跑步的时候,如果有这些危险的征兆,就不要跑了。安全是最重要的:
长时间的疲劳锻炼容易造成疲劳性骨折,也称应力性骨折,是由于跑鞋超负荷长时间跑、跑姿不正确、地面太硬或减震性能低造成的。
反复运动或过度训练后,骨骼承受不了压力,没有时间适当休息,造成结构性小裂缝。
而且由于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不佳,容易造成运动变形和伤害。所以一定要注意。
这里的体温突然下降,并不是指跑步后身体因为出汗或者着凉而变冷,而是指跑步时体温下降。
随着秋冬季气温下降,户外跑步初期会出现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等症状。此外,为了保持光线,秋冬季节的跑步者经常保暖。
如果体温突然下降,无论何时何地跑步,都必须停下来,采取补充食物、引用热水、添衣等保暖措施。
如果你在秋冬跑步的时候感觉自己的心跳明显忽快忽慢,那么这个时候就要注意了。剧烈运动时的严重心律失常是猝死的初始信号。
如果你在秋冬跑步时出现严重的胸闷和哮喘,也是危险的前兆。
由于秋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室外道路跑步时偶有呼吸道阻塞,导致跑步时胸闷气喘。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需要放慢跑步速度,及时调整呼吸,补充饮用水和功能性饮料。如果症状不能缓解,你应该立即寻求帮助。
如果你在跑步过程中抽筋,你必须立即停止跑步来应对,尤其是在冬天。如果你继续抽筋跑步,严重的骨骼和肌肉很可能会受损。